2016年12月18日 星期日

梁山緣觀禪師「家賊難防」




宋朝,梁山緣觀禪師門下有個管理菜園子的園丁參得禪悟,但許多人不相信。一日有僧人故意去撩撥他,要他表現一下。僧人問園丁:「你怎麼不去問堂頭和尚(住持), 問一、兩則話來結結緣嘛。」

園丁十分自負的回答:「我要是去問,一定會讓那老頭兒從禪床上下來。」

第二天緣觀禪師上堂,園丁站出來請示:「知音難逢,是人生憾事,但家賊難防更是困擾。請問該如何提防家賊?」意思是妄念叢生,不可收拾時,該怎麼對付。

緣觀禪師回答:「識得不爲冤。」意思是:識他、解他、化他、用他,不必防他。

園丁又問:「識得後又如何?」答:「貶向無生國裏,以無住而住。」

園丁說:「難道妄念不起,就是安身立命處?」

禪師回答:「死水不藏蛟龍。」

園丁追問:「那麼,什麼是活水裏的龍呢?」

禪師回答:「興雲不吐霧。」

園丁不放鬆再問:「忽然遇到興雲致雨又該如何?」

這時,緣觀禪師果然從法座上走下來,抓住園丁說:「你這和尚,不要讓它弄濕老納的袈裟啊!」語畢,並以一偈開示:「赫日猶虧半,烏沉未得圓;若會個中意,牛頭尾上安。」


王陽明曾說:「防山中之賊易,防心中之賊難。」「心如國王能行令,心如冤家實難防。」真正的禪心未顯現時,無名的妄心,的確很難預防。只有用化他之法,オ能永絶後患。正如諸葛亮採取攻心為上的策略,封孟獲七擒七縱,最終才徹底消除了邊患。


緣觀禪師從法座上走下來,一把抓住園頭,說:「舍黎!莫教濕著老僧袈裟角。」其實,禪師發脾氣只是「菩薩心腸羅剎面」,嚇嚇對方,教育他人而已,毫無嗔怒之心。看似傾湫倒嶽之勢,還不曾弄濕袈裟角呢!相續得恰如其分,如箭鋒相拉。若非見地透徹,焉能如是?


摘自活佛確真降措仁波切、堪布土丹尼瑪仁波切,《拈花微笑: 禪宗公案裡最有禪意的故事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