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1月11日 星期三

寶壽和尚二世悟道因緣




寶壽和尚(寶壽二世),是寶壽沼禪師(寶壽一世)的法嗣,生平姓氏未詳。未開悟前,曾在寶壽沼禪師座下充當供養主(又稱街坊化主,根據寺院需要,負責在街坊託缽化緣者)。

一日,寶壽和尚入室參師。

沼禪師問他:「父母未生前,還我本來面目來!」

寶壽禪師被問得無言以對。他站在那裡冥思苦想,一直到深夜,幾次下轉語,均不契旨。「轉語」是隨機應對的話,也是禪宗祖師檢驗學人之法。如學人未明心見性,則多不能下轉語,便是死句;如已明心見性,一問便轉,略無遲滯,便是活句。寶壽禪師整夜苦思,仍下語不契,既難過又絕望,第二天便向沼禪師告別,想去其他的地方參學。

他向沼禪師告別時,沼禪師問:「你要去哪?」

寶壽禪師回答:「昨日蒙和尚設問,可惜我不能契悟,想往南方參知識去。」

沼禪師便說:「南方是結夏安居,夏天禁止外出遊行,冬天不禁。我這裡相反,是結冬安居,不禁夏。你暫且就到街坊鄰里去度過夏天。若是佛法,在市集街道,浩浩紅塵之中,也能得到正法智慧。」

寶壽禪師不敢違背師命,決定就在附近街坊行腳。

有一天,寶壽禪師在街頭碰見兩個人正在吵架。其中一人揮舞老拳,大聲罵道:「你得恁麼無面目(你怎麼這麼不要臉)?」

寶壽禪師一聽,當下大悟,歡天喜地的跑回寺院,參見沼禪師。沼禪師未等他說話,便開口先道:「你已經悟了,不用再說。」

寶壽禪師便禮拜。後應三聖(慧然)禪師之請,開法接眾。


2017年1月5日 星期四

投子義青禪師:美食不中飽人吃




投子義青禪師(1032-1083)俗姓李,青社(今河南偃師)人,七歲時,在妙相寺出家,嗣法於大陽警玄禪師,為傳曹洞宗第七世嗣祖沙門,付法於芙蓉道楷禪師,后住舒州(今安徽潛山)投子山勝因院,世稱「投子義青」。

起初,他還在寺院里聽講經,一天,忽然注意到許多前輩禪師在他們所做的偈中,都提到了此心即佛等一些禪宗的思想。他猛然省悟,想道:「佛法是與文字無關的,講經有什麼用?」於是不再去聽講經,而是四處行腳參訪。

浮山法遠當時住在會聖岩,他受大陽警玄之託,為其物色嗣法弟子。一天夜晚,法遠夢見自己養了一隻青色大鷹,覺得是個吉兆。第二天一早,義青正巧來到會聖岩,法遠十分熱情地招待了他。

法遠要義青認真參究一下「外道問佛、不問有言、不問無言」這段因緣。三年後,法遠忽然問義青:「你還記得三年前我要你參的那段話頭嗎?談談你的心得吧。」義青正要開口,法遠急忙用手堵住他的嘴。

義青一下子覺悟了,於是向法遠施禮答謝。法遠問:「你妙悟玄機了嗎?」

義青答:「要有的話也早已吐出來了。」

法遠的侍者在一旁說:「義青今天好像在病中出了一場大汗。」義青瞪了他一眼,說:「閉上你的狗嘴。你再啰嗦,我真的要吐了。」

此後義青又在法遠門下學了三年,法遠時常用曹洞宗的禪法開示他,義青都能契合無間。

一天,法遠將大陽警玄的半身肖像、皮履、直裰交給義青,囑託道:「你代我繼承大陽警玄的禪法,光大其宗風,不要在此地久留。你到圓通法秀禪師那裡去吧。」



義青投奔圓通法秀后,並不參禪問道,每天只是蒙頭大睡。職事僧告訴法秀:「有個僧人總是白天睡覺,應該按院規處理。」法秀問:「是誰?」職事僧答:「義青。」法秀說:「且慢處理,等我去問問。」

法秀帶著柱杖走進僧堂,看見義青正在睡覺,於是用柱杖敲著禪床,呵斥道:「我這裡可沒有閑飯給你吃了以後睡大覺。」

義青揉著眼睛爬起來,問:「師父叫我幹什麼?」法秀說:「為什麼不去參禪?」

義青不動聲色地說;「吃飽了的人對任何美味佳肴都不感興趣。」這是一句雙關語,一是表明我並不是來吃閑飯的,二是暗示正等待應接禪機。

法秀立即回應:「無奈有些人就是不同意你的看法。」

義青說:「等到別人都同意,還有什麼意思?」意謂自性自知自用,依照本性行事。如果按照他人的意願行事,就喪失了自性。

法秀見義青機鋒凌厲,不禁問道:「上座從什麼地方來?」義青答:「浮山法遠禪師那裡。」法秀恍然大悟:「怪不得這麼死皮賴臉。」於是兩人握手,相視而笑。表明他倆應對默契,心投意合。義青從此名震禪林。


(以上摘自投子義青禪師- 台灣Word,編輯整理:少林禪院德政禪師)


義青禪師離開圓通法秀禪師後,初住白雲傳法,後又遷居投子山,一時其座下法將如林。

元豐六年四月末示現微疾,五月四日義青禪師沐浴升座向僧眾告別,書寫一偈曰︰

兩處住持,無可助道。
珍重諸人,不須尋討。

書寫畢,兩腳交疊盤坐,圓寂坐化。火化後獲舍利五色同靈骨塔於投子寺北三峰庵。





2017年1月2日 星期一

黃龍禪師開示呂岩




呂岩真人,字洞賓,京兆人,原為道教祖師,傳說中的八仙之一。他曾三次參加科舉考試,均不及第,生活落魄。後偶然於長安的一家酒店裡遇見了鐘離權,經點化,遂生出塵之意。鐘離權便傳授給他道教的延命方術。從此以後,他便隱居終南山,人莫測之。

呂洞賓道法修成之後,即離開終南山,雲遊四海。經過黃龍山的時候,發現此山紫雲成蓋,心想此處必有異人,於是入山尋禮,正好趕上黃龍誨機禪師擊鼓升堂。

黃龍禪師一見呂洞賓,就知道此人非同凡響,產生渡化之意,於是高聲呼喝:「何人在座旁竊聽?」

呂洞賓知道黃龍是衝著自己來的,於是他向前跨出一步。

黃龍問他:「你是什麼人?」

「雲水道人。」呂洞賓知道黃龍的問話中含有機峰,從容回應。

黃龍步步緊逼:「雲盡水枯該怎麼辦?」

呂洞賓暗自一驚,略作沉吟道:「旱死和尚!」

黃龍見呂洞賓的回話中有浮躁心火,說道:「雲盡水枯,黃龍出現。」

呂洞賓聽了黃龍的回答,暗自慚愧,自嘆弗如,表面上卻又不肯認輸。他再次發難:「一粒粟中藏世界,半升鐺內煮山川,且道此意如何?」這是呂洞賓故意試探黃龍,因為道教注重神通變化,表示他可以把一粒米放大籠罩著這個世界,也能把山水縮小,放在只能煮半升米的小鍋子裡煮。黃龍知道呂洞賓在炫耀高深,故弄玄虛,於是避開他的問話,高聲呼喝:「你這個守屍鬼!」意思是說呂洞賓修練長生不者之術,不過是守屍鬼。

呂洞賓立刻哈哈大笑,反駁說:「怎奈我這臭皮囊中已有長生不老的丹藥!」意思是,呂洞賓認為自己已陽神成就,練成金剛不壞身,長生不死,怎麼會變成守屍鬼?

黃龍禪師於是指著呂洞賓說:「饒經八萬劫,終是落空亡。」意思是即便你多活了八萬年,最終還是會歸於消亡,一切都是空的。

呂洞賓聽了心裡很不暢快,卻又明白黃龍的境界高出自己許多,他孤注一擲,拔出背後的寶劍揮向黃龍。寶劍卻在距離黃龍半尺處停了下來,刺不進去,呂洞賓見狀,當即頂禮懺悔,並請開示。

黃龍禪師見他趾高氣揚的神氣轉變了,能虛心下氣,於是拿他的問題反問:「『半升鐺內煮山川』即不問,如何是『一粒粟中藏世界』?」經此一點,呂洞賓當下就開悟了。所以作偈云:「棄卻瓢囊摵碎琴,如今不戀水中金。 自從一見黃龍後,始覺從前錯用心。」後成為黃龍誨機禪師之法嗣。